跳到主要内容

计算方案配置

本节主要介绍 DSLab 源网荷储协同仿真平台进行负荷预测时需要设置的计算全局参数,包括开始与结束预测时间、预测模式、负荷预测算法以及相关运行参数设置等。

功能定义

设置 DSLab 负荷预测的一些计算全局参数。

功能说明

在运行标签页,选中计算方案中的负荷预测方案,可对负荷预测方案进行设置。目前源网荷储的负荷预测参数组分为基本设置和运行设置,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负荷预测计算方案
负荷预测计算方案

基本设置

负荷预测基本设置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负荷预测基本设置
负荷预测基本设置
参数名含义说明
计算方案类型计算的功能类型可选项为负荷预测(默认值)、负荷层级分析发电预测发电增长系数生成 负荷层级分析为负荷预测算法-增长因子法的前置数据预处理,分析生产配电系统的变电站、馈线和负荷的层级关系,方便用户编辑对应层级的增长因子;发电增长系数生成,为发电预测算法-增长因子法的前置数据预处理。
开始预测时间系统负荷预测的开始时间默认设置为 2022-01-01 00:00:00 ,输入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
结束预测时间系统负荷预测的结束时间默认设置为 2022-12-31 23:00:00 ,输入格式为 yyyy-mm-dd hh:mm:ss
负荷预测算法负荷预测所选用的算法可选项为增长因子法(默认值)、 ARIMAProphetMLP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LSTMGRUDLinearNLinear;选择增长因子法时,使用默认增长因子,若用户需自定义增长因子,可先运行负荷层级分析,然后对变电站参数编辑、馈线参数编辑和用户参数编辑进行编辑
变量类型选择单或多变量预测可选项为单变量预测多变量预测,增长因子法、 ARIMA、Prophet、MLP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仅支持单变量预测;LSTM、GRU、DLinear、NLinear算法支持单、多变量预测
预测变量多选,多变量预测时的基础变量可选项为土壤温度辐照强度环境温度10m风速50m风速等气象数据
发电增长系数指定电源增长因子默认为空
预测层级指定负荷预测层级可选项为变电站级负荷预测(默认值)、馈线级负荷预测用户级负荷预测
变电站参数编辑指定变电站增长因子默认为空
馈线参数编辑指定馈线增长因子默认为空
用户参数编辑指定用户负荷增长因子默认为空

运行设置

负荷预测运行设置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负荷预测运行设置
负荷预测运行设置
参数名含义说明
任务队列任务运行使用的队列默认设置为默认队列
计算资源任务运行使用的计算资源默认设置为1逻辑核心
优先级任务运行的优先级默认值为 0
调试参数任务调试时使用的调试参数默认为空

常见问题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负荷层级分析(发电增长系数生成)?
负荷层级分析为选择增长因子法时的前置数据预处理,分析生产配电系统的变电站、馈线和负荷的层级关系,方便用户编辑对应层级的增长因子。选择增长因子法时,建议用户先进行负荷层级分析,系统会根据拓扑自动生成变电站参数编辑馈线参数编辑用户参数编辑的默认参数方案,用户可采用 excel 的编辑方式对默认参数方案进行修改,如下图所示。用户也可直接进行参数编辑,但需保证名称列的输入与对应拓扑元件名称一致。发电增长系数生成同理。 负荷层级分析后系统自动生成的默认参数方案
预测算法应该怎么选?
  1. 增长因子法:传统经验预测方法,根据用户输入的增长率进行负荷预测;选择增长因子法时,请先进行系统层级分析经典的数学统计预测方法;2. ARIMA: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对数据质量要求极高,在数据平滑质量高时预测效果很好; 3.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拟合和机器学习的Prophet模型,对数据质量要求不高,最好提供一年以上数据; 4. 多层感知机MLP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几乎能够对各类负荷进行训练及预测; 5.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是最经典的处理时序数据的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之一。模型训练对计算资源要求高,推荐变电站层级使用; 6. 门控循环单元GRU:与LSTM原理作用均类似,模型更简单。模型训练对计算资源要求高,推荐变电站层级使用;7. DLinear是一种基于时序分解的线性时序预测模型;
  1. NLinear是一种基于数据标准化的线性时序预测模型
为什么预测耗时长?
在负荷预测时,一般经历一下步骤:数据清洗等预处理、数据特征工程、模型训练、模型预测,而模型训练实际受模型参数量、负荷数据量、计算服务器性能(GPU、CPU、TPU、内存等)等影响,可能耗时较长;建议:1. 选择参数量少的模型。如增长因子法、DLinear、NLinear和多层感知机MLP等;2. 选择数据量少的层级,如变电站层级等